分享到:微信
> 詩歌 > 古詩文賞析 >

張惠言《木蘭花慢·楊花》賞析

<<回目錄

張惠言《木蘭花慢·楊花》

儘飄零盡了,何人解,當花看?正風避重簾,雨回深幕,云護輕幡。尋他一春伴侶,只斷紅、相識夕陽間。未忍無聲委地,將低重又飛還。

疏狂情性,算凄涼、耐得到春闌。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稱清寒。收將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繞云山?慈∏嗲喑嘏,淚痕點點凝斑。

【賞析】

這是一首詠楊花的詞。古人詠楊花的詞作很多,有名的如北宋章質夫的《水龍吟·楊花》詞,可謂“曲盡楊花妙處”(魏慶之《詩人玉屑》)蘇軾的和作《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在意境上遠超過章詞,體現出大手筆的絕代才情。南宋張炎稱贊說:“東坡次章質夫楊花《水龍吟》韻,機鋒相摩,起句便合讓東坡出一頭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壓倒今古!(《詞源》)王國維也認為:“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人間詞話》)

同題之作難度極大,以至連大詩人李白都不敢輕易下筆。他曾面對傳誦于世的崔顥題黃鶴樓一詩,大加感嘆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庇麛M之一較勝負,乃作《金陵登鳳凰臺詩》,遂為文壇添了一段佳話。詠楊花詞早有先賢名作“在上頭”,常州詞派開山祖張惠言卻迎難而上,所寫這首同題詞作,汲蘇詞神髓,妙手點化,緣情造端,自成新境,在詞史上獨樹一幟,被譚獻稱為“撮兩宋之菁英”(《篋中詞》),是何等不易。

蘇軾詞開片“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從楊花“似花”(形)與“似非花”(神)兩方面對楊花遭遇發出感慨。張惠言此詞上片發端“儘飄零盡了,何人解,當花看”在用意上較蘇詞翻進了一層,認定楊花是花,須當作花來看待,可惜的是它不為人理解,無人將它當作花來看待,任其飄落殆盡。一開篇即對楊花的悲慘命運遭際感慨不平!罢L避重簾,雨回深幕,云護輕幡”,三句以自然界中“風”、“雨”、“云”的種種景象來進一步襯托楊花“飄零”無依的悲涼凄苦。試看,風有“重簾”可以回避,雨有“深幕”可以遮擋,云有“輕幡”可以護佑。風、雨、云都尋覓到了可依偎呵護的“伴侶”,他們是幸運的。相比之下,孤零零的楊花是不幸的,“尋他一春伴侶,只斷紅、相識夕陽間”,楊花在整個春天里都尋覓不到可依偎的伴侶,最后在春光將盡、天色已晚之際,與殘落的花朵邂逅相識——真是相見恨晚了。楊花注定是隨風飄零垂落之物。在章質夫詞中,楊花“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顯得那么疲軟無力。在張詞中,楊花卻顯示出不屈的意志和抗爭的力量:“未忍無聲委地,將低重又飛還!睏罨ú桓试笩o聲無息地飄落于地,在將要墜地時又凝聚全力飛了回來。

下片更進一層寫楊花的情性、品格與歸宿。楊花漫天飛舞,無羈無絆,生就一種孤標脫俗的疏狂情性,雖一春孤單無伴,也耐得住寂寞凄涼,直至度過一春(一生)的盡頭。楊花的疏狂情性是與世道格格不入的,但具有清白高潔品格的它,自能找到真正的知音:“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稱清寒!睏罨ㄅc梅、雪堪稱“清寒”伴侶!懊贰蹦吮蔫F骨之物,陸游《落梅》詩贊之為“花中氣節最高堅”者!把眲t是冰清玉潔、晶瑩無瑕的大自然精靈。品格清寒的梅、雪歷來形影相隨,梅之寒香與雪之潔白二者相得益彰,是歷代騷人墨客歌詠不盡的永恒題材。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雪花一旦消溶也殞身大地。一生清寒的楊花,像梅花、雪花一樣,終究也逃脫不了墜地消亡的命運!笆諏⑹执汉,做一天、愁影繞云山”,楊花便將滿腔的悵恨,化作一天愁影繚繞于云山之際,何以能盡泄內心無限的愁與恨!最后的結局仍是無可奈何地“飄零盡了”,“無聲委地”。結拍將楊花同時也是人(飄零墜地者)的生命、感情,凝成了青青池畔的點點淚斑:“看取青青池畔,淚痕點點凝斑!睙崮c郁思,情韻無限。

張詞結句雖是由蘇詞“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點化而出,但同工異曲,韻味深長。蘇詞中楊花與思婦淚融為一體,楊花似淚,淚似楊花。且楊花落水化為浮萍,“一池萍碎”,似點點離人淚。張詞中楊花即飄零者的淚珠灑遍了青青池畔,何止是“一池萍碎”。飄零者的淚,飽含著一個情性疏狂、品格清寒、久耐凄涼而終至沉淪墜地者的悲慘遭遇與無限憾恨,比之思婦的離人淚更具深厚感人的蘊涵。詞中涌動著一位執意堅守節操、不甘沉淪、在逆境中自勵自強的飄零者的情志。這是張惠言詠楊花詞在用意、用筆、藝術造境上的創新之處。于此,我們方可領悟到常州詞派“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的創作特點,也明曉了這首詠楊花的同題詞作,為什么與蘇詞一樣受到人們激賞的原因。

【上一篇】 【回目錄】 【下一篇】
被老男人强奷很舒服好爽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