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隱詩集,李商隱的詩賞析,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約813 — 約858),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漢族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代詩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記載,李商隱死后葬于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 謝書
- 謝往桂林至彤庭竊詠
- 喜聞太原同院崔侍御臺拜兼寄在臺三二同年之什
- 詠史二首·其二
- 謝先輩防記念拙詩甚多,異日偶有此寄
- 喜雪
- 詠史二首·其一
- 辛未七夕
- 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
- 詠云
-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 席上作
- 幽居冬暮
-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 戲贈張書記
- 幽人
- 曉起
- 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 游靈伽寺(以下見《統簽》)
- 曉坐(一云后閤)
- 夕陽樓
- 蠅蝶雞麝鸞鳳等成篇
- 效長吉
- 咸陽
- 異俗二首(時從事嶺南)
- 相和歌辭。江南曲
- 細雨成詠獻尚書河東公
- 飲席代官妓贈兩從事
- 相和歌辭。王昭君
-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 飲席戲贈同舍
- 櫻桃答
- 瑤池
- 杏花
- 藥轉
- 玄微先生
- 夜半
- 謔柳
- 夜出西溪
- 燕臺四首。春
- 夜冷
- 燕臺四首。冬
- 夜思(以下續新添詩)
- 燕臺四首。秋
- 夜雨寄北
- 燕臺四首。夏
- 憶梅
- 楊本勝說于長安見小男阿袞
- 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
- 搖落
- 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
- 微雨
- 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知玄法師弟子僧徹)
-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 為有
- 武侯廟古柏
- 題僧壁
- 襪
- 無題四首
- 題小松
- 晚晴
- 無題(一云陽城)
- 題漢祖廟
-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 無題·八歲偷照鏡
- 題道靜院院在中條山故王顏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寫真存焉
- 聽鼓
- 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
- 題鵝
- 同崔八詣藥山訪融禪師
-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 送臻師二首
-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時蔡京在坐京曾為僧徒故有第五句
- 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 潭州
- 五松驛
-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 隋宮
- 隋宮 / 隋堤
- 送從翁東川弘農尚書幕
- 隋宮守歲
- 送崔玨往西川
- 蜀桐
- 送豐都李尉
- 霜月
-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 水齋
- 思賢頓(即望賢宮也)
- 石城
- 四年…遂作憶雪又作殘雪詩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舊。憶雪
- 石榴
-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樂渴然有農夫望歲之志…游舊。殘雪
-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 自喜
- 送阿龜歸華
-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
- 重過圣女祠
- 子初全溪作
- 正月崇讓宅
- 贈司勛杜十三員外
- 子直晉昌李花(得分字)
-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 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
- 梓潼望長卿山至巴西復懷譙秀
- 贈宗魯筇竹杖
- 贈白道者(一作詠史第二首)
- 朱槿花二首
- 張惡子廟
- 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 屬疾
- 贈田叟
- 月夕
- 撰彭陽公志文畢有感
- 贈宇文中丞
- 越燕二首
- 追代盧家人嘲堂內
- 贈庾十二朱版
- 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 滯雨
- 贈趙協律皙
- 雜曲歌辭。無愁果有愁曲
- 贈歌妓二首
- 贈劉司戶(蕡)
- 雜曲歌辭。楊柳枝
- 贈荷花
- 贈柳
- 玉山
- 寓懷
- 如有
- 寓目
- 三月十日流杯亭
- 寓興
- 僧院牡丹
- 雨
- 商於
- 有懷在蒙飛卿
- 曲池
- 涉洛川
- 曲江
- 燒香曲
- 人日即事
- 少將
- 人欲
- 少年
- 壬申七夕
- 日射
- 壬申閏秋題贈烏鵲
- 青陵臺
- 莫愁
- 擬沈下賢
- 清河
- 茂陵
- 擬意
- 清夜怨
- 夢令狐學士
- 念遠
- 齊宮詞
- 夢澤
- 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
- 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后夢作
- 漫成三首
- 偶題二首
- 屏風
- 龍丘途中
- 木蘭
- 破鏡
- 落花
- 木蘭花
- 七夕
- 馬嵬·其二
- 暮秋獨游曲江
- 判春
- 馬嵬二首
- 明日
- 南山趙行軍新詩盛稱游宴之洽,因寄一絕
- 留贈畏之
- 明神
- 柳下暗記
-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詠嘆不足之義也
- 柳枝五首
- 錦瑟
- 槿花二首
- 餞席重送從叔余之梓州
- 晉昌晚歸馬上贈
- 寄在朝鄭曹獨孤李四同年
- 荊門西下
- 賈生
- 荊山
-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盧鈞)
- 江上憶嚴五廣休(一本入集外詩)
- 寄永道士
-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歸官舍)
- 寄令狐郎中
- 驕兒詩
- 寄令狐學士
- 街西池館
- 寄羅劭興
- 寄和水部馬郎中題興德驛,時昭義已平
- 哭劉司戶蕡
- 令狐八拾遺見招送裴十四歸華州
- 寄成都高苗二從事
- 哭虔州楊侍郎(虞卿)
- 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
-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
-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蕭浣)
- 涼思
- 渾河中
- 菊花
- 離思
- 漢宮
- 句
- 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樂府詩題作楊柳枝)
- 漢宮詞
- 九成宮(九成宮本隋仁壽宮貞觀間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 妓席
- 九日
- 李賀小傳
- 可嘆
- 九月於東逢雪
- 李花
- 哭劉蕡
- 井泥四十韻
- 景陽井
- 哭劉司戶二首
- 江東
- 樂游原 / 登樂游原
- 楚吟
- 腸
- 楚澤
- 嫦娥
- 初起
- 嘲桃
-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
- 別薛巖賓
- 酬令狐郎中見寄
- 百果嘲櫻桃
- 籌筆驛
- 北樓
- 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
- 北齊二首
- 城上
- 北禽
- 城外
- 蟬
- 北青蘿
- 碧城三首
- 代應二首
- 碧瓦
- 春深脫衣
- 代元城吳令暗為答
- 安定城樓
- 東還
- 春雨
- 安平公詩(故贈尚書韓氏)
- 東南
- 次陜州先寄源從事
- 巴江柳
- 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
- 促漏
- 灞岸
- 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 崔處士
- 代贈
- 燈
- 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于此縣寄居
- 代贈二首
- 登霍山驛樓
- 春風
- 代贈二首·其一
- 杜工部蜀中離席
- 春日
- 代魏宮私贈
- 杜司勛(牧)
- 春日寄懷
- 代應
- 端居
- 對雪二首
- 和張秀才落花有感
- 二月二日
- 和鄭愚贈汝陽王孫家箏妓二十韻
- 讀任彥升碑
- 河內詩二首
- 蝶三首
- 河清與趙氏昆季宴集得擬杜工部
- 定子(此詩又見《杜牧外集》,題作隋苑)
- 河陽詩
- 華州周大夫宴席
- 荷花
- 懷求古翁
- 鄠杜馬上念漢書(一云五陵懷古)
- 華清宮
- 和劉評事永樂閑居見寄
- 華清宮(天寶六載,改驪山溫泉宮曰華清宮)
- 和馬郎中移白菊見示
- 華山題王母祠
- 和人題真娘墓(真娘吳中樂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 宮辭
- 和孫樸韋蟾孔雀詠
- 訪隱
- 宮妓
- 過招國李家南園二首
-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
- 觀燈樂行
- 過鄭廣文舊居(鄭虔)
- 赴職梓潼留別畏之員外同年
- 歸來
- 韓碑
- 富平少侯
-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兼呈畏之員外
- 賦得雞
-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
- 歸墅
- 賦得桃李無言
- 韓翃舍人即事
- 閨情
- 高花
- 過故崔兗海宅與崔明秀才話舊因寄舊僚杜趙李三掾
- 桂林
- 風雨
- 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莊感事(武威公王茂元也)
- 桂林路中作
- 蜂
- 故番禺侯以贓罪致不辜,事覺,母者他日過其門
- 奉同諸公題河中任中丞新創河亭四韻之作
- 復京
- 池邊
- 春宵自遣
- 哀箏
- 崇讓宅東亭醉后沔然有作
- 春游
- 白云夫舊居
- 酬別令狐補闕
- 代董秀才卻扇
- 板橋曉別
- 出關宿盤豆館對叢蘆有感
- 代貴公主
- 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 初食筍呈座中
- 代秘書贈弘文館諸校書
- 別智玄法師
- 楚宮 二
-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 病中早訪招國李十將軍遇挈家游曲江
- 楚宮 一
- 丹丘
- 殘花
- 楚宮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閑話舊事)
- 當句有對
- 嘲櫻桃
- 垂柳 二
- 到秋
- 陳后宮 二
- 垂柳 一
- 蝶 三
- 陳后宮 一
- 蝶 二
- 風 一
- 蝶 一
- 鳳
- 東阿王
- 奉和太原公送前楊秀才戴兼招楊正字戎
- 洞庭魚
- 奉寄安國大師兼簡子蒙
- 獨居有懷
- 復至裴明府所居
- 房君珊瑚散
- 賦得月照冰池
- 房中曲
- 高松
- 訪秋
- 歌舞
- 訪人不遇留別館
- 公子 二
- 風 二
- 公子 一
- 海上謠
- 宮中曲
- 淮陽路
- 寒食行次冷泉驛
- 故驛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
-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
- 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室戲贈
- 關門柳
- 即目 五
- 漢南書事
- 過楚宮
- 即目 四
- 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
- 過華清內廄門
- 即日 三
- 和韋潘前輩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 過景陵
- 即日 二
- 和友人戲贈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戲題)
- 過姚孝子廬偶書
- 即日 一
- 花下醉
- 過伊仆射舊宅
- 妓席暗記送同年獨孤云之武昌
- 華師
- ?
- 寄成都高苗二從事(時二公從事商隱座主府)
- 華岳下題西王母廟
- 海上
- 寄華岳孫逸人
- 寄惱韓同年二首(時韓住蕭洞)
- 鏡檻
- 寄裴衡
- 舊頓(頓,宿食處也。天子行幸住宿處,亦曰頓)
- 寄蜀客
- 舊將軍
- 寄遠
- 鈞天
- 假日
- 覽古
- 江村題壁
- 樂游原 二
- 江上
- 樂游原 一
- 槿花
- 淚
- 井絡
- 離席
- 景陽宮井雙桐
- 驪山有感
- 李夫人三首
- 柳 一
- 南朝 二
- 李衛公(德裕)
- 龍池
- 南朝 一
- 利州江潭作(感孕金輪所)
- 陸發荊南始至商洛
-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 臨發崇讓宅紫薇
- 鸞鳳
- 俳諧
- 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
- 亂石
- 裴明府居止
- 流鶯
- 曼倩辭
- 彭城公薨后贈杜二十七勝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門下
- 柳 五
- 漫成五章
- 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 柳 四
- 明禪師院酬從兄見寄
- 七夕偶題
- 柳 三
- 牡丹 二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 柳 二
- 牡丹 一
- 齊梁晴云
- 秋日晚思
- 失猿
- 任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還京
- 十字水期韋潘侍御同年不至時韋寓居水次故郭汾寧宅
- 日高
- 壽安公主出降
- 日日
- 思歸
- 商於新開路
- 四皓廟 二
- 射魚曲
- 四皓廟 一
- 深宮
- 宋玉
- 深樹見一顆櫻桃尚在
- 送王十三校書分司
- 圣女祠
- 送鄭大臺文南覲(鄭畋)
- 圣女祠
- 宿晉昌亭聞驚禽
- 隨師東
- 王昭君
- 無題二首 一
- 所居
- 韋蟾(一作寄懷韋蟾)
- 吳宮
- 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詩
- 魏侯第東北樓堂郢叔言別,聊用書所見成篇
- 武夷山
-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 聞歌
- 西南行卻寄相送者
- 題二首后重有戲贈任秀才
- 無愁果有愁曲北齊歌
- 西亭
- 題李上謨壁
- 無題 四
- 西溪 二
- 題鄭大有隱居
- 無題 三
- 西溪 一
- 天津西望
- 無題 二
-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
- 天涯
- 無題 一
- 戲題友人壁
- 同學彭道士參寥
- 無題二首 二
- 戲題贈稷山驛吏王全
- 細雨 二
- 寫意
- 細雨 一
- 行至金牛驛寄興元渤海尚書
- 閑游
- 野菊(又見《孫逖集》,題作詠樓前海石榴)
- 縣中惱飲席
- 夜意
- 獻寄舊府開封公(開封公,令狐楚也)
- 夜飲
- 相思(一作相思樹上)
- 謁山
- 向晚
- 一片 二
- 小桃園
- 一片 一
- 小園獨酌
- 憶住一師
- 效徐陵體贈更衣
- 因書
- 銀河吹笙
- 鴛鴦
- 贈孫綺新及第
- 櫻桃花下
- 月 二
- 贈鄭讜處士
- 迎寄韓魯州(瞻同年)
- 月 一
- 贈子直花下(令狐绹字子直)
- 永樂縣所居一草一木無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書即事一章
- 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
- 昭肅皇帝挽歌辭三首
- 有感 二
- 岳陽樓 二
- 有感 一
- 岳陽樓 一
-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詩成二詩紀甘露之變)
- 昭州
- 早起
- 又效江南曲
- 鄭州獻從叔舍人褎
- 贈從兄閬之
- 與同年李定言曲水閑話戲作
- 中元作
- 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
- 雨中長樂水館送趙十五滂不及
- 重有感
- 贈句芒神
- 自貺
- 子初郊墅
- 自南山北歸經分水嶺
- 梓州罷吟寄同舍
- 昨日
- 昨夜